《我要做皇帝》 第三百一十九节 投机(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什么时候轮到你刘非来识大体顾大局了?

  刘彻倘若继续埋头种田,恐怕,就会让某些人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了。

  身为太子,刘彻永远都很清楚,他必须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兄弟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和权柄。

  任何对太子地位可能的挑衅和觊觎,都必须消灭在萌芽之中!

  前代储君夺嫡之战,梁怀王刘揖,可是差点就拉下了他的皇帝老爹的!

  于是,那几个多嘴的奴婢,被刘彻命令打了一顿板子,然后,刘彻就打起了为周亚夫撑腰的旗号,‘逆流而行’,一路招摇过市来到了未央宫。

  在司马门下车,然后,立刻就有宦官前来引路。

  “殿下,陛下此时在温室殿休息!”一个宦官讨好的笑着道。

  “哦!”刘彻点点头:“带路吧!”

  最近一个月,刘彻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请皇后向堂邑候陈午提亲了。

  堂邑候陈午也已经答应了下来,只等太后恩准,天子认可,这婚事就算成了。

  而太后跟天子不可能拒绝这个联姻的提议。

  因而……

  太子、皇后、馆陶长公主三家联盟基本确立了下来。

  在这样的局面下,宦官们自然见风使舵,纷纷开始自动自觉的向太子表忠心,靠拢了。

  意欲投靠的人太多了,刘彻于是反而拿捏了起来,对着多数自动要求抱大腿,当狗奴才的宦官挑剔了起来。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但人却永远都是如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宦官们的引领下,不多时,刘彻就来到了温室殿前的台阶。

  温室殿是汉代两宫(未央、长乐)都建有的一个建筑。

  最初是用来给皇帝和太后在冬天取暖之用。

  这个宫殿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椒做墙壁的涂料,使之墙壁的整体颜色偏红,同时,在冬季,殿中的屏风与台柱下昼夜燃烧着炭炉。

  为了防止炭炉燃烧的味道熏到了皇帝和太后,于是,整个大殿的所有柱子,全部是采用五十年以上的香桂树。

  另外,殿中以鸿羽为帐。

  但是,自先帝太宗孝文皇帝时期,温室殿中发生了编钟自鸣的现象后。

  此地,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皇帝冬天取暖之所。

  在政治上,温室殿从此与宣室殿齐平,高于未央宫其他宫殿,成了皇帝会客,休息以及处理朝政的地方。

  其地位大抵与后世满清的御书房差不多吧。

  刘彻走进温室殿的时候,瞄了一眼殿中的情形。

  发现,这里已经有大臣在了。

  那人,刘彻认得,是周亚夫的智囊,参谋,灞上人赵涉。

  这赵涉算是最近忽然兴起的一颗新星。

  一个月前,他还是默默无闻,在灞上天天读书的士子。

  据说去年他还参加了刘彻举行的考举,然后在第三轮被各种原因刷下去了。

  譬如说背景不够硬,表现出来的东西还不够出色,年纪太大了(赵涉今年已经快四十岁了显然不符合刘彻年轻化的班底建设思路)等等。

  但有句话说的好,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虽然被考举的最后一轮刷掉。

  但赵涉并未怨天尤人,而是继续寻找机会。

  然后,他被人举荐给了周亚夫,给周亚夫当文案。

  最初,一直表现很平庸。

  但是月余之前,他却异军突起,接连被周亚夫向朝廷举荐,职位也就自然水涨船高,如今已经是一千石的大夫之职,可以面见皇帝,参与政事了。

  而他能爬的这么快,刘彻自然知道是为什么——周亚夫大军的进军路线和进军方向是此人一手规划的。

  取道蓝田,走武关,进驻昌邑,坚壁清野,这一系列的战略举措,据说都与此人脱不开干系。

  毫不夸张的说,此人,是一个天生的军略参谋,干别的,可能样样稀松,唯独在军事规划上,有着远超常人的嗅觉。

  见了是他,刘彻也微微有些尴尬。

  考举的本意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搞的后面,却变了些味道,混进好几个关系户……

  这让刘彻有些不好意思。

  但也就仅次而已。

  “儿臣刘彻问父皇安!”刘彻先规规矩矩的问安。

  “臣涉拜见家上!”赵涉也连忙恭身对刘彻行礼。

  “起来吧……给太子赐座!”皇帝老爹心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