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三百一十七节 对未来的准备!(4/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黄河决口,十几年无法封堵,关东大灾。流民多达百万,聚集于函谷关下。

  然而,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往后两三百年。整个世界都将被这一轮小冰期所影响。

  昭宣之后。气候寒冷到达峰值,最终导致了西汉灭亡,王莽自寻死路,东汉更被其折磨的不成人形。

  毫不夸张的说,不抓紧这最后的二三十年来部署措施,发展技术,那么,这个世界将和刘彻原先的那个世界一样。不断的陷入王朝周期律的重复厮杀和内战中,更可怕的是。还会有五胡乱华。

  那样的世界,对刘彻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正因为这样,前世,他虽然只是一个诸侯王,还是被猜忌的诸侯王。

  却依然不顾忌讳,拼命的发展和推动科学技术,积蓄人才和力量,企图逆天。

  最后他虽然失败了。

  但,他却并不后悔!

  身为穿越者,倘若不能改变悲剧的发生,那还穿越个毛啊,找块豆腐去撞死得了!

  今生,已经坐到了太子得位子上,成了未来的皇帝。

  手下有着一股不小的势力,那么,自然就要用尽一切手段来阻止那个即将发生的悲剧。

  穿越加重生,还不能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主宰这个星球,那么,刘彻觉得,自己可以去找根绳子上吊了。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杨广就是性子太急了,才落得那么一个下场。

  刘彻自也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他挥挥手,王道就指挥着宦官,抬着一副巨大的关中木牍地图,走了进来。

  刘彻带着自己的臣子们,走到这副地图前,道:“若论对抗灾荒,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兴水利!”

  “诸卿请看,目前,关中只有一条郑国渠在运作,另有一条褒斜道在勘探设计,孤的想法是,除了褒斜道外,其他关中水系和灌溉工程也当提上日程,开始勘探,研究地理地貌,为施工做准备!”刘彻侃侃而谈,有着程郑婴跟卓王孙这两个大金主的存在,刘彻并不害怕,大兴土木会导致民怨沸腾。

  事实上,他提出十万万钱的要求时,就已经考虑到今天了。

  显而易见,程郑婴和卓王孙赎罪的十万万钱,并仅仅只是拿来修一道褒斜道,来收买皇帝老爹和军方的。

  刘彻的想法很简单,趁着国家财政还很富裕,趁着吴楚之乱后的十几年和平时期,尽可能的多修水利工程,多搞出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器械。

  史书上记载文景之治,钱都烂在仓库里了。

  身为穿越者,刘彻并不觉得,这样的情况有多好。

  钱,不流通起来,就不过是一些没有用的金属。

  刘彻看着地图,想了想,他并不是水利的行家,但是,前世,小猪政府的诸多工程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此刻,他毫不犹豫的将小猪时期的几个重点工程拿出来用了。

  他指着地图,道:“孤以为,可以从征县,凿开一条渠道,穿过商颜山,到达临晋,将洛水与渭水联系起来,灌溉周围数县!”

  这个工程就是小猪朝最有名的龙首渠工程,也是后世历史上汉室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和经典案例,开创了诸多的工程史上的第一。

  譬如,龙首渠,是中国第一条地下水渠。

  传说,龙首渠开通后,临晋地区的土地甚至放出了亩产十石的卫星……

  这当然是某些人伪造的产量。

  事实上,亩产能达到平均五石,刘彻就能乐半天了。

  “张汤,你带人去临晋和征县,勘察和调研,走访乡邻,遍访长者,询问意见,回来后再告诉孤!”刘彻吩咐着,龙首渠当然也不是马上就修,刘彻与此事大部分政治人物不同的是,他喜欢先调查,作出详细预案,列出计划,然后再动手。

  像那种自以为是,一拍脑袋就要怎样怎样的人,刘彻向来不屑。

  是以,长久以来,他脑子虽然常常冒出很多想法,但每一个想法,他都想先试验一下,调查一下,考察一下,看看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还有这里!”刘彻吩咐完以后,将手指指向径水。这里也是郑国渠的起源地。

  “引径水向东,至铄阳,注入渭河,然后,再将这条新渠道与郑国渠打通,将整个泾渭河系连通起来!”刘彻指着地图道:“这样的话,就能灌溉大半个关中的土地,汲黯,这事情,你去负责调研,因为此事所需要的时间太多,颜异,你在旁辅佐!”这个工程就是有名的郑白渠工程,在后世名声极大,算是西汉时期关中最大的水利工程。

  “诺!”汲黯与颜异连忙出列。

  刘彻挥挥手道:“暂时就先这样了……”

  这两个工程,加上褒斜道,几乎就能将整个关中的水系联系在一起,还能与洛水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