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节 为政绩论(2)(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他的祖先,是孔子七十二门徒之中数一数二的大贤颜回。

  他自幼饱读诗书,年纪稍长,就在齐鲁一带颇有名声,不过十八岁就已经成为了储君的左膀右臂。

  二十岁出任尚书令丞,二十二岁成为郡守。

  但,在今天,袁恢却依靠政绩,逆袭上位,而颜异则可能遭遇他人生最大的挫折。

  许九看着这样的结局,自然不免唏嘘。

  而唏嘘之余,则是无比警示。

  在这个政绩为王的年代,他必须刷政绩。

  不管用什么办法!

  哪怕是如同袁恢那样,政绩带血,也得刷!

  而要刷政绩,就得有钱。

  很多很多钱!

  没有钱,就不可能大兴土木,没有钱,就更不可能给下面的人发福利,让他们跟着自己走,没有钱,他甚至可能令不出都护府衙署。

  但怎么搞钱呢?

  许九就不得而知了。

  他在出任都护府都督之前,从未有过基层的履历。

  他甚至不知道,都护府的整个体系时如何运转的!

  他只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伍被,希望伍被能给自己一个答案。

  …………

  伍被此来,本就是来给许九送政绩的。

  自己人嘛,不给他铺好路,那杂家还怎么继续在这安东独霸?

  要知道,从去年开始,法家、儒家甚至是墨家,都开始了打算在安东找个山头,树块招牌了。

  法家巨头张恢和楚诗派的巨头申公,甚至都有意派遣自己门下最得意的学生来安东经营。

  伍被笑着道:“兄长可以去找安东各地的列侯子侄谈一谈这种植园的税赋嘛……”

  今日安东,除了捕鲸和捕鱼业以及淘金业外,最大的产业,莫过于列侯封君们的种植园产业了。

  这些列侯子弟,手里有着大量土地,种植了大批大批的棉花、大豆。

  尤其是安东出产的大豆,因为质量高,出油率高,广受好评。

  榨油剩下的豆渣,甚至可以被用来作为饲料。

  连战马都可以食用这种优质饲料。

  但在过去,他们基本上没有向都护府缴税。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许九也考虑过向这些人征税。

  可是……

  “贤弟以为,他们会同意吗?”许九无奈的叹道:“他们是不可能同意此事的……”

  想要列侯老爷们从自己兜里掏钱出来?

  这难度可比当年天子加征商税还要困难!

  别说是他许九了,便是前任都督薄世,估计也不可能让这些人同意缴税。

  许九甚至觉得,只要他敢提议,列侯子弟们就敢拆了他的都护府衙门!

  开玩笑!

  汉室列侯们,都是群铁公鸡!

  特别是旧列侯们!

  他们连献给宗庙的酌金,都要想方设法的掺杂质,缺斤短两。

  地方封国的田税,也是极尽一切手段截留。

  要钱不要命的人,更是一抓一大把。

  当初,河阳侯怎么死的?

  就为了赖掉别人十万钱而已!

  许九敢打赌,他只要敢把主意打到列侯们的加恩封国以及种植园上面,保证他们会跳起来,将自己拍死!

  伍被却是神秘的一笑,道:“列侯子侄们当然不会同意……”

  这是一定的。

  列侯贵族们,宁愿把钱拿去购置猛犬,蓄养苍鹰,甚至买女人,也不会把钱平白无故的给官府。

  原因很简单,只要被官府收一次税,以后就成为惯例了。

  他们年年都要交,每年都会被割羊毛。

  更麻烦的是——人人都知道,官府是会得寸进尺的。

  今年能收一千万,明年肯定会想收两千万、三千万!

  主爵都尉不就是这样的吗?

  元德五年,主爵都尉在长安收了一千多万的商税,然后就上瘾了。

  去年,一口气就收了三千万……

  今年,公孙弘已经放出话来,全年主爵都尉衙门要收一万万商税和车船税,其中关中地区不会少于五千万……

  是以,几乎不需要用脑袋思考,列侯们必然会抵制安东地方的征税,甚至会想方设法的阻挠和破坏,为此他们甚至可能直接将官司打去长安,在许九脑袋上按上无数个罪名。

  即使长安最终支持许九,他们也可以用尽手段的拖延和转移。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