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928章 感谢书友1611的万赏!(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昨天李这样出来,然后传出李辞相的消息。

  今天马周又这样出来,莫非马周也辞相了?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弄扁舟。”马周回望了一眼皇宫,眼里尽是失落。朗声大诵了一句诗,昨天从李那里看到的诗,然后落寞的走了。

  中书门下。

  房玄龄感觉牙疼。

  “哎呦,这怎么回事,马周进趟宫面圣,怎么还给辞相了。这文远那边还没劝住,这边转眼又辞了一个。哎呦,这是弄什么啊。”

  “是啊,这都是在干什么啊。”杜如晦胃疼。

  今年本来风调雨顺啊,可怎么着却连着四位宰相去位呢。

  宫里。

  李世民气的直咬牙,他想不到他一手拉起来李和马周,居然这样对他。两个忘恩负义的家伙,“王太监,召中书舍人前来。”

  中书舍人禇遂良前来。

  “草诏,诏令陈叔达为尚书令,萧瑀为右仆射,升大理寺少卿戴胄为户部尚书!”

  李世民真是气了,少了张屠户,难道朕还真要吃带毛的猪不成。

  你们不来,那朕还不用了。

  禇遂良惊讶万分中草拟完诏书,送给李世民过目。

  “嗯,送中书门下交宰相签署!”

  中书门下,房玄龄他们正准备去见皇帝,结果就看到禇遂良来了。

  “陛下召你去做什么?”长孙无忌问。

  禇遂良把草拟好的诏书递过,长孙无忌一看之下,面色都变了。

  “陈叔达为尚书令、萧瑀为右仆射、戴胄为户部尚书?”

  房玄龄也变色了。

  这三个人,可都是反对新政的啊。虽然陈叔达后来态度有所松动,是改良派,而不是废法派,但总之他们都是反对新政者。

  现在皇帝这道诏书,这是要真的不留李和马周了?

  还要用萧瑀陈叔达戴胄三人,这是要干吗?

  难道因为与李的争执,最后还要迁连到新法。

  “我去见陛下!”长孙无忌起身。

  “我也去。”房玄龄也起身。

  “同去。”杜如晦跟着道。

  宇文士及、高士廉和杨恭仁三位宰相,互相瞧了瞧,也站了起来,他们其实倒是反对新法的,也乐于看到李和马周两人去相,但现在觉得同去的好。

  御书房。

  房玄龄苦口婆心劝着李世民,“请陛下收回成命!”

  “请陛下收回成命!”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一起劝说。

  李世民脸色铁青。

  宰相们越是如此劝,他越是心里恼怒。

  此时他才现,这李的声望比他预料中的还要大的多。

  “非朕不用李,奈何李不肯为朕所用。他一心要辞职退隐,朕又能奈何?朕给他下旨,可他拒接。难道朕还能把他绑过来,他要不愿意,朕能绑来他的人,可能绑来他的心吗?”

  “陛下,臣愿意再去劝劝李。”房玄龄道。

  “算了,强扭的瓜不甜。”李世民摆手。

  他就不相信了,没了李,这朝廷还就不转了。

  “玄龄,如晦。李和马周既然一心要辞官,朕也没办法。朝廷的职位不能久缺无人,朕已经选了萧瑀、陈叔达、戴胄出任空缺之职。这诏书,你们署名吧。”

  房玄龄和杜如晦看看那诏书,再看看皇帝的脸色。

  李世民的脸色难看无比。

  宰相们一再跟皇帝硬顶,已经让皇帝都快暴走了。

  若是这个诏书再不签,只怕后果会很严重。

  “签!”

  房玄龄带头签了,这么多年,他辅佐李世民,两人配合默契,这次,最终房玄龄还是没让李世民难堪。

  中书令房玄龄签了,中书侍郎自然也就签了,然后侍中杜如晦也签了,门下侍郎也签了·····

  有了这些签名,这份诏书就是合法合规了。

  王太监亲自领了诏书前去宣读。

  江国公府。

  陈叔达自被罢相之后,整天闭门不出,天天在家读书著作,这段时间难得的安心静气,把过去的文稿一一整理,已经整理出二十五卷文章。他准备送去李记的印书坊雕刻刊印,虽然跟李治政理念上有冲突,但李记的印刷坊还是最优秀的。

  “公爷,天使到了,来宣旨。”管家气喘吁吁的跑来。

  “天使宣旨?”陈叔达疑惑。

  最近他天天在书房,不让人打扰,都已经与外界隔绝消息了。

  “公爷有所不知,李相和马相辞职了,现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