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五更)(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茶叶交易额,三国可以用黄金也可以用牛马、皮毛等交易。另外丝绸、布匹这些,也会加大贸易额度。

  草原人都需要茶叶,处于高原上的这三国更需要,一年十万斤茶叶,还是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他们当然利于接受。

  而且他们对于出兵打吐谷浑,打党项羌,更乐意。他们早就想要打他们了,只是以前打不过而已。

  现在有了大唐这么强力的一个帮手,自然乐意。

  三国与大唐基本上没冲突,因为隔的太远。

  如今联手打吐谷浑,以后还能做生意,不必再让吐谷浑、党项羌在中间阻拦,不用忍受他们的勒索、抢劫,三国都很愿意合作一把。

  “他们真的会出兵?”

  许敬宗有些担忧,隔着上千里呢,谁知道这三个盟友靠不靠谱啊。万一到时他们不来,那岂不是他们要单挑数倍于已的冶利、野利二部?

  “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就在我们出兵的那天,三国已经合兵一处,在牦牛河边与我的使者一起歃血为盟了。他们已经按约定的计划,先行发兵,事实上。如果一切顺利,此时他们应当已经到了冶利人后面的党项羌人背后了。”

  一群人直吸冷气。

  这招远交近攻,好....贱啊。

  用盟友对付冶利人的帮手,这么一来,冶利人就没有了援兵了。

  ————

  青海湖,西岸不远。

  吐谷浑的都城伏矣就在此处。

  “伏矣”为鲜卑语,汉意“王者之城”。

  这座吐谷浑王城,有内外两城。外城南北长约四百余丈,东西约同。内城为一方形,四面各约七十丈。

  城池是汉城方格,距离青海湖只有十五里,旁边还有一条大河经过。

  不过这虽是王者之城,但其实吐谷浑人更喜欢居住在城外的帐篷里,哪怕是住在城里的人,也喜欢搭帐篷住。

  建这样的一座城池,更多的是一种象征。

  四方商旅在此贸易,交易胜过王城的作用。

  城外,吐谷浑大汗慕容伏允的汗帐就设在河边。

  慕容伏允正和唐使唐俭商议着和亲的内容,事情都谈的差不多了,但唐俭突然提出一条,大唐公主尊贵,须吐谷浑太子亲往长安迎接。

  吐谷浑大汗慕容伏允的太子原本是慕容顺,可早年因为一直在隋做人质,后来更是成了隋皇用来分裂控制吐谷浑的傀儡,因此慕容伏允早就废了这个太子。

  他一直重用的是次子尊王。

  慕容伏允如今立此子为太子,太子叫达延芒波结。慕容伏允想为他求娶大唐公主,大唐倒是表现的挺好说话的。

  但现在突然提出,要让太子亲去长安迎亲。

  慕容伏允不太愿意,因为唐俭一开始甚至说让他们父子俩一起去。

  慕容伏允在隋朝时是去长安朝拜过的,对长安不陌生,知道长安繁华。可也吃过中原的亏,当年都亡了国,隋末好不容易才复的国,并不想去了长安回不来。

  他让太子去,可太子也不想去,他担心去了就回不来了,到时万一大汗之位让他哥慕容顺给夺了去,岂不冤死。

  大唐公主虽金贵,可也没金贵到那个份上。

  唐朝愿意嫁公主,可非得让太子去长安迎亲。

  太子想娶公主,可却不想去长安。

  于是乎,本来一切顺利的谈判,到这里卡住了。慕容伏允提出好几个替代方案,比如派吐谷浑的王去迎亲,或者多给牛马等等,反正唐俭油盐不进,就是要太子亲迎,要不然就是没诚意。

  今天慕容伏允在汗帐设宴,请唐俭一行唐使吃酒喝肉,还想再劝劝他。

  结果吃到一半,外面有人送了信进来。

  信看完,慕容伏允脸上笑容全没有了,甚至非常难看。

  上次唐军灭了吐谷浑冶利七部中的黑冶利部,俘虏其两万余口,慕容伏允因为是黑冶利先动的手,还是越界袭击,结果反被唐洮州兵给歼灭,他怒虽怒,却找不到发难的理由。

  主动挑事,反被人给灭了,他有什么脸去跟唐使争论?

  而且他也担心因为黑冶利部进犯洮州之事,引得谈判破裂,让唐军发兵来讨。最后他打落牙往肚里吞了。

  可这才安稳了两个月,洮州那边又出事了。

  “大汗似乎脸色不太好啊,可是遇什么烦心事了吗?”唐俭吃着烤羊肉,很悠闲。其实他从慕容伏允脸上的神色,已经大致知道了那封信的内容了。

  估计是洮州的张文远终于动手了。

  在此之前,他就知道洮州近期会动手发兵。

  为此,本来已经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