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才在一万钱左右。

  十贯而已,这在过去,是一头牛的价格而已。而过去一匹优良战马,起码也是在五十贯起,甚至经常能卖七八十贯。

  而现在,战马卖十贯,甚至是七八贯卖给军官士兵们。

  充足的战马来源,使得战马的价格很低很低,对军方来说,战马不贵,贵的是养马。

  一匹好的战马,得提供足够的精料,这个花销相当于养五个步兵了。

  而蛮人们最羡慕的板甲,其实也没有那么贵。

  如胸板甲这种批量生产的轻步兵标准装备,其实还远远不如过去的明光甲贵,不但比过去的明光铁甲便宜,甚至比那种皮质为主的明光甲都便宜。

  原因就在于如今铁产量大增,钢产量也同样大增。

  过去生产点钢,都得千难万难,千锤百锻的,而如今的炼钢技术,那都是一炉钢液就能得到几千斤。

  一批批的钢板轧出来后,再通过水力锻锤的迅速加工成型。

  整片整片的大胸板甲,其实比起原来那种一片片甲叶子串成的铁甲,不知道节省了多少的时间。

  成本细算起来,一件更优质的胸板甲,成本还不到过去一套防御力反不足板甲的铁甲的一成成本。

  从开采铁矿到冶铁炼钢,到轧钢锻打成型,规模化,批量化的生产,水力锻锤的使用,让各个环节的效率都提升了无数倍。

  最终成本大大降低,尤其是产能大大提升。

  谁又能想到,由两片钢板,加上两块牛皮内衬,加几条牛皮带组成的一套步兵胸甲,其实成本低的惊人?

  军器临铠局胸甲司的核算成本,是每套只有五贯钱。

  差不多相当于一头公牛的价格了。

  这样的一套在军器监看来相当简陋的只能防护前胸后背的轻步兵甲,出售到罗马或法兰克,价格确实是五十索里达起步的,那是相当于二十五头公牛的价格。

  但罗马皇帝希拉克略还跟拣了天大便宜一样,希望能够尽量多买些,钱不够,还希望大华的银行能够借款给他们买军械。

  价格如此悬殊,关键还在于铁这东西,在大华如今不算值钱,虽然朝廷控制的很严,但这些年铁产量是年年攀高。铁产量多,钢产量也同样多。

  罗马人还在用百锻得钢的老办法,可大唐却能一炉一炉的得到大量钢液了,一炉就能得到几千斤钢液。

  钢产量能让罗马皇帝妒忌死。

  大华有充足的钢铁产量以生产军械,甚至还有能力全力生产钢铁的农具、炊具等。

  佛山铁厂一个月的铁产量,能当的上罗马帝国一年的铁产量还有多。甚至连广州铁锅厂一年生产铁锅消耗的铁,都比罗马一年用来生产军械的还多。

  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确实一点都没错。

  铁甲、钢刀,还有那数百斤甚至数千斤重的铸铁大炮。

  大华的炮兵,甚至都能奢侈的用铁铸成的铁弹做为炮弹,而罗马人还在用石弹。

  大华的军器监各局,能够轻轻松松的一年生产几十万套的铠甲,甚至大华六十万官军,所有装备都是朝廷置办的。

  而罗马人,却还是靠着骑士们自备装备作战。

  一把优质的横刀,不过才二百钱的出厂价。

  一支长矛,才八十文钱。

  一套全身骑士板甲,也不过才二十贯钱成本。

  这些,都是外人不敢想象的。

  这也,也是大华得以纵横所向无敌的资本。

  可这些,罗马人也好、阿拉伯人也罢,他们只能羡慕的流口水。因为他们没有大华这么先进的技术,一个武器产业,可不简单。

  从采煤到炼焦,从挖铁矿石到冶铁到炼钢、轧钢再到武器制造加工,这里面是国家级的巨大工业体系。

  过去,这个体系是由张超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的,如今冶铁炼钢这块的关键技术依然是掌握在皇家手里,而朝廷有先进的军械生产体系。

  罗马人想要复制,根本不可能,这可不是挖走一个两个工匠就有用的。

  ·······

  “太子殿下的舰队已经到过了汉口,驶入长江了。”

  马周向张超禀报。

  “陛下,有一件事情,最近许多胡商都在打听军械的事情,看样子好多人想要贩卖军械。”

  朝廷现在有军械出口,是卖给罗马和法兰克、阿克苏姆等盟国。

  都是大单,散货还没卖过。

  对阿拉伯人更是严格封锁武器出口。

  不过好东西总会引人注意的,这次太子出兵,算是一次武器展示了。

  许-->>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