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下下去,只怕江南水乡,要变成泽国。

  一连三天,雨都没有停。

  似乎天被捅了一个大窟窿,银河决堤了。

  润州城也已经出现了内涝,低洼的城区积满了水,普遍到大腿上,水深的地方甚至已经有一人高。

  许多住宅和商铺被淹。

  留任的官员们开始组织百姓救灾抢险,张超也派出了士兵加入救灾之中。商会积极募捐善款,在高处建了一片灾民安置区,搭起一顶顶的帐篷。

  粮食和水也都由官府调拔,幸好润州是大城,这里有朝廷的转运大仓,仓库里粮食很多。

  官员们吃喝不愁,情绪倒还稳定。

  “润州各县受灾严重,大量农田被淹、房屋被浸。”

  润州刺史一脸忧愁的向张超禀报。

  “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组织官吏,发动群众,救援灾区百姓。该转移的物资转移,该加固大堤也抢修加固。该转移百姓,建立安置点的,也要抓紧。还有安置点,要严格按照救灾防疫卫生条例施行!”

  张超很沉稳。

  这些年,朝廷早有了一套严密详实的救灾应急预案,可以面对各种灾情。每种灾情,如何应对,都有详细的条例,让救援工作可以更加快速。而朝廷这些年在各地修建的义仓社仓,还有许多转运仓,也让救援起来,更加迅速。

  灾区财产损失这些不是当务之急,最重要的还是要让百姓能够有个安全的地方暂时安置,在安置营里能有饭吃,保证不会发生传染疾病等,不被有心之人煽动等。

  要防止的是灾情进一步的扩大。

  至于灾后恢复重建等等,那是回头的事情。

  “赵刺史,我知道我们在有些地方有分歧,但如今我们应当都暂时放下这些。现在当务之急是救灾安民,做为一个饱读圣贤之书出身的官员,我相信赵使君你能够明白这些吧?”

  赵刺史点头。

  他虽是被迫裹挟归附的,但此时在救灾这个问题上,还是能与张超达成一致的。

  团结一起,救灾安民。

  雨并没有停止。

  降雨不断,还是暴雨,受灾的百姓越来越多。

  半个润州城被淹。

  大堤也都告急。

  张超一边安排人加固大堤,一面还得派兵巡逻守护大堤,防止万一朝廷派人破堤,虽然说这种可能性极小,但不得不防。

  从外面回家,张超虽然穿着雨衣,但也上下湿透。

  刚进门,张超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帘。

  红线站在那里,看着张超,眼泪不断往下流。

  “你·····回来了?”

  “三郎,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红线说着就大哭起来,紧跑几步,扑了上来。

  张超抱着她,心里也很激动。

  这段时间,他也无日无夜不在想着妻妾孩子们,尤其是在小十三和夏花先后遇害之后,更是担忧他们。

  “你一个人来的吗?”

  “我带着四个孩子回来的。”

  张超牵着红线的手回到屋里,红线忙着给张超擦干净身上的雨水,又拿衣服服侍他更衣。

  “快把几个孩子叫过来。”

  跟随红线一起回来的是她的四个孩子,家中二女若华、八郎张珺,还有七女张丽华还有十五郎张璐。

  若华十四,张珺也十二,丽华十岁,十五郎也八岁。

  “当初在汉京时,柯教头说要分开转移,最后全都分开,人越少越安全。可我放心不下他们,一定要带上他们。”红线抱着十五郎说道。

  她这几个月时间,也是东躲西藏,甚至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消息。暗影的人怕她知道外面的消息担忧,一直没告诉他十三郎和夏花的事情。

  她也是到了润州之后,才知道,跟她十五郎同年的小十三张琳,居然路上被抓到,然后被残忍的杀害了。而夏花,那么可爱聪明的夏花,居然也被杀了,连肚里近六个月大的孩子都没放过。

  她既为自己的孩子们感到庆幸,也为小十三和卢氏感到伤痛。

  “回来就好。”

  张超看着四个孩子,心里高兴很多。终于有四个孩子逃出来了!

  “十三娘她们还没回来吗?”

  “还没,因为都舍不得与自己的孩子分开,带着孩子走,行动没那么方便,现在还在辛苦辗转着。”

  “希望她们早点回来。”红线为她们祈盼着。她也是幸好张超打到润州来了,要不然,还不知道得花多少时间,才能逃到广州去团聚。

  暴雨中,承乾率领的另三万从运河北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