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1195章 废太子,除李党(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是父皇。如何父亲要废了儿臣,儿臣无话可说,但父皇早晚有一天要后悔的。”

  李世民大怒。

  他叫承乾来,是想看到儿子认错。可现在承乾不但不肯低头认错,还这样跟他硬顶,还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让李世民真的怒极。

  “你真当朕不敢废你吗?”

  承乾闭嘴,不再答复。

  “滚,滚回去。”

  ······

  “立即宣诏中书令长孙无忌、侍中房玄龄、尚书令马周、翰林院承旨学士魏征、岑文本、枢密使李靖、御史大夫杜淹入见!”

  “马上!”

  王承恩小声道,“陛下请息怒,三思啊。”

  “朕,要废了承乾!”李世民怒吼。

  “陛下,太子乃是储君,国本啊。被立为太子已经十三年,未曾有过差错。”

  李世民怒瞪王承恩一眼,“你也要违逆朕命吗?”

  “老臣不敢,只是请陛下三思,莫愤怒冲动之下做出决定,导致不可挽回。”

  “滚!”

  汉京城、梁国公府。

  房玄龄正在看书,管家匆匆进来禀报,宫里来人,宣他立即入宫。

  “太子相召?”

  “是陛下召见。”

  房玄龄眉头一皱,意识到可能有大事发生了。

  回房换上官袍,房玄龄立即乘坐马车入宫。

  宫门前,房玄龄看到匆匆赶到的长孙无忌等六人,一看到他们,他心里更是咯噔一下。连他在内,七个宰辅,全是中枢重臣,三省的令,还有翰林院两位院长,御史台的台官,还有枢密使。

  王承恩过来,“几位相国随某入宫。”

  “王公公,发生什么事?”

  王承恩叹息一声,“发生什么事,几位相国明白,今日御前会议颁出的那道诏书,可是犯了大错了。刚刚陛下召太子入宫,陛下和太子大吵了一顿。陛下已经说出要废太子,现在召几位相国,就是为此事。”

  “废太子?”长孙无忌大惊。

  怎么就到这一步了。

  “陛下正在盛怒之下,而殿下却又很执拗,现在事情正僵着,一会可全靠几位相国了。”

  七人怀着沉重的心情步入宫中。

  废太子,这可是惊天大事。

  十三年的太子啊。

  七位宰相入宫,拜见皇帝。

  “诸卿平身,朕召你们入宫,只有一事,朕要废掉承乾,你们草诏。”

  “陛下,万万不可啊!”房玄龄大声劝道。

  长孙无忌更是高声为外甥求情。

  李世民却不为所动,“朕的江山,绝不可能交到那个逆子的手里。”

  “陛下,太子还年幼,就算有错,也还能改过。”

  七位宰相苦苦哀求。

  这要废了太子,那大唐朝局真是大地震了,这好不容易才有的今日局面,就完了。

  马周上前。

  “陛下,臣身为宰辅,未能辅佐好太子殿下,自知有过,请求贬谪外放。但太子还年幼,请陛下莫怪罪于太子。”

  马周这是要舍已保太子了。

  李世民冷眼打量着马周,“太子有今日,你们也难逃其咎。马周,朕很信任你,你一介白衣,朕用为卿相,可你却辜负了朕。明日,你出京去吧,贬为西域道西州刺史!”

  “陛下!”长孙无忌大惊,皇帝这时贬了马周出京,这可大大不好。

  马周跪接旨意,“臣领旨,明日即出京往西州赴任,只求陛下给太子一个机会。”

  说完,马周辞退。他已经不再是尚书令,也不再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没有了继续留在这里的资格。

  为了保住太子,平息皇帝的怒火,房玄龄也主动请辞。

  苦劝半天,最后李世民留下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但岑文本、褚遂良、王珪、虞世南、李守素五位宰辅被贬,加上马周,一下子六位宰相被贬出朝廷。

  这简直就是场大地震。

  出宫之时,褚遂良几人站在宫门前长叹。

  谁也不知道,这次地震会怎么收场。

  他们都明白,这次皇帝虽没直接废了太子,但挥下的刀一样狠。被贬的六位宰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文相,二则都是与李超关系较好,曾经被称做为李党的人。

  “天要变了!”褚遂良叹一声道。

  “暴风雨要来了。”岑文本也叹一声。

  他们和马周一样,都被贬出京城,贬任边州刺史。马周是西域道西州刺史,岑文本是湖南道永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