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第1186章 退位禅让(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高度,将大唐带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贞观盛世已经来临。

  皇帝的这个年纪,还能再当二三十年政。

  三十年,三十年后的大唐会是什么样子?

  必然是一个大大的盛世。

  可皇帝居然要退位!

  不,没有一个宰相肯同意。

  李超也很意外。

  “陛下,臣等知道陛下与皇后伉俪情深,然逝者已逝。陛下,你还有大唐,还有这万里江山与亿兆子民,天下需要陛下。”李超劝说。

  李世民却只是道,“太子今年十八了,也是一个父亲。太子学习政务十二年,也几次监国,表现极佳。朕把大唐交给太子,朕很放心。而且太子也还有你们,朕相信你们会辅佐好太子。”

  “陛下如果需要时间调整,臣等也会给陛下时间,但请不要直接摞挑子。这段时间,可以由太子暂时监国,直到陛下休养好了,重新视事临朝。”李超说道。

  房玄龄等也支持李超的这个提议。

  皇帝累了,可以休息,由太子暂时监国,但退位,这是万万不可的。皇帝退位,天下都将震动。

  太子监国,大家还能接受。

  “太子监国与朕退位有何区别?”李世民摇头,他的眼睛通红。

  “陛下,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睡过觉了?”李超问。

  李世民叹息,“朕如何睡的着,只要朕一闲上眼,就满脑子都是观音婢。”

  “陛下,不如让御医为陛下开点安神的药物,陛下先把一切都放下,好好睡上一觉如何”

  李超踏出皇宫,对着深冬的太阳深深的吸了口气。

  在一众宰辅的劝说之下,皇帝总算同意了由太子监国,而不再要立即退位禅让。

  一众宰辅出宫,都长吁短叹。

  谁也料不到,皇后的崩逝对于皇帝居然打击如此之大,竟然让皇帝意志消沉到不能理事,甚至要禅让退位这么严重。

  “今天多亏文远劝谏,要不然事情就麻烦了。”房玄龄站在台阶上对着李超道。

  “希望陛下过些天能振作起来吧。”

  “文远为何要拒绝陛下的任命?”房玄龄问。

  在殿中,李世民要让李超拜相。

  可是李超拒绝了。

  皇帝已经回京,虽然太子继续临国,但汉京留守朝廷已经算是正式完成使命。因此汉京留守和辅政大臣这两个头衔也成了过去式。

  李超拒绝拜相,也就再次成了只拥有一个太师衔的闲人。

  “这个时候,需要文远你。”房玄龄有些忧心忡忡的道。“太子殿下最信任的是你,陛下也信任你。”

  “在京城呆了七年,我很想出去转转,回长安灞上老家看看,也去我的各处封地看看。再过几年,我的孩子也要前往封地就藩了。”

  “房相,离京之前,封地增兵和减税提案,还靠房相多帮忙。”

  两人并肩走着。

  “文远对于吐谷浑怎么看,朝廷应当如何处置为好?”

  去年太子发兵征讨吐谷浑,半年时间,朝廷在吐谷浑一路势如破竹,七万唐军,加上苏毗和西域牛进达的两军协助,打的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节节败退,一路逃到了吐蕃。

  整个吐谷浑,皆被唐军攻占。

  现在房玄龄问的就是朝廷如何对吐谷浑处置,慕容伏允在吐蕃派出了使臣,向朝廷请降。希望朝廷能够谅解。

  “吐谷浑没有存在的必要,吐谷浑存在一天,那么就威胁着河西走廊一天,大唐的西域疆域也就不安全。我提议,朝廷将吐谷浑设为青海道,由朝廷直辖,设州置县。驻军移民,对于原吐谷浑人,不论是鲜卑人还是党项羌人、氐人,都要编户齐民,登记在册。”

  “慕容伏允呢?”

  “让吐蕃交出他们,如果吐蕃不交人,则朝廷可出兵讨伐吐蕃。”

  “讨伐吐蕃?”

  李超点头,“如今我大唐正在风口上,眼下正是一举把整个羌塘吐蕃收复的大好时机。朝廷若借此机会占据青海羌唐吐蕃,则不但河西和西域安全,大唐的的疆域版图也联通一片,更加安全。”

  房玄龄微微点头。

  “朝廷这几年用兵不断,每年军费也是居高不下,将士伤亡也不少。”

  “军费开支朝廷能够承担,现在朝廷收入很高,至于将士伤亡,主动进攻总比被动防御要强。如果现在有机会不打出去,那将来蕃人入侵袭掠边州之时,我们要付出的伤亡可就更大。况且,军队越打越强,若马放南山,则很快就会变弱。”

  “适当规模的战争,能够帮助锤炼军队,保持大唐军队的战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