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后面前搬弄是非,挑唆朕跟皇后的关系,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朕若是知道是谁干的,定让他身首异处!”

  张苑听到这句狠话,脑袋一缩,旁边小拧子也是一阵心惊肉跳,虽然消息不是他泄露给沈亦儿的,但事情始终跟他有关。

  朱厚照随即变得垂头丧气起来:“为了让皇后满意,这两天别安排节目了……去,把銮驾弄过来,朕跟皇后都走累了,换乘马车回营。瞧这事整的……回去以后再说吧。”

  说着他站起身便要走。

  张苑跟在后面道:“陛下放心,老奴一定会查出问题的根源,令此事得以妥善解决,让别有用心之人不得好死。”

  ……

  ……

  沈亦儿终归回到营地。

  朱厚照在沈亦儿面前做出许多保证,就像是在外边偷腥的男人被家里的妻子发现,不得已出具保证书。

  虽然对皇帝来说,这保证书没有任何效用,但至少短时间内朱厚照不敢再乱来了。

  一来朱厚照要为自己的名声考虑,若沈亦儿真走了,还坚持跟他和离的话,他的脸面就没了,即便他不同意,也等于是违背当初与沈溪之间的约定,以后再想得到沈溪的支持就很难了,会出现很多不稳定因素。

  二来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朱厚照心目中的确有沈亦儿这个小辣椒的位置。

  如果沈亦儿从了他,二人可以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他也不至于出去偷腥,在这点上沈亦儿也能理解。

  小孩子吵架吵累了,就暂时把问题放到一边,可是矛盾仍旧存在,一旦某个时间点爆发,又会接着吵。

  沈亦儿累了,她不想南下让自己吃苦,当朱厚照跟她说沈溪即将回京时,她想的是等回到京师后跟沈溪告状,让兄长来告诫皇帝相公,打压一下朱厚照的嚣张气焰。

  这次吵架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结束。

  当事人事后不太当回事,但张苑、张永和小拧子等人却因此而产生强烈的防备心理,他们都意识到沈亦儿在宫廷斗争中的“重要性”。

  他们意识到,虽然眼下皇帝跟皇后吵架没什么结果,但以后或许会因此爆发不可预料的事情,这极有可能是一场暴风雨的开端。

  ……

  ……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魏国公徐俌才过几天安稳日子,便得到一个让他极度紧张的消息。

  沈溪即将来南京。

  以徐俌打探到的情况,沈溪是回京途中借道南京,可能要在南京城停留几天,这让徐俌疑神疑鬼。

  平定宁王叛乱中,徐俌属于“功过相抵”的那种,朝廷对他的颁赏不多,甚至于此战中一些有功的大臣还被朱厚照勒令留在江西找寻娄素珍的下落。徐俌意识到,朱厚照很可能会借题发挥,铲除朝中一些不听话的老臣。

  “……沈之厚来南京作何?直接到扬州,由大运河回京城不好么?此番他前来,很可能是要拿本公开刀,本公跟他有些积怨,之前新城建设急需各种物资,派人来跟本公伸手,本公未与理会,他很可能借机报复……”

  徐俌平时在人前表现出一副睿智的模样,但在心腹谋士徐程面前不需有任何收敛,直接便分析种种可能。

  徐程是来传报消息的。

  因沈溪过道南京并未提前跟南京镇守衙门打招呼,徐程不明底细,担心沈溪低调行事是为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特来提醒,但见到徐俌胆颤心惊的模样,又改为安抚。

  “公爷,这里到底是咱的地头,沈大人之前可说非常守规矩,甚至比那些持重的老臣都懂行,为何要如此惧怕?”

  徐俌骂咧咧道:“你怎么不开眼呢?这种毛头小子,平时表现出温和的一面,就把你给迷惑了?若他不激进的话,怎么在朝中快速崛起的?怎么赢得先皇跟当今陛下的完全信任?这才几年时间,做文官便官居极品,离奇的是居然还赐封公爵,大明开国以来有谁比他更能得瑟的?”

  这话让徐程无从反驳,只能低下头道:“小人疏漏了。”

  徐俌道:“有时候,你看事很准,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官场却不同,本公沉浮宦海多年,岂能不知其中险恶?本公一直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陛下要推行改革,必然会器重那些年轻的大臣,本公掌江南兵权多年太过碍眼,这次领军又诸事不顺,朝廷岂能不做文章?”

  徐程请示:“那公爷,是否要有所防备?”

  “没防备怎么能行?给点有用的建议吗?养你又不是吃干饭的!”

  徐俌怒冲冲地道,“魏国公府传承多年,绝对不能折在本公手上……沈之厚就是个笑面虎,本以为陛下回京城后就能高枕无忧,谁想还要面对他……若不把他给应付好了,可能比开罪陛下问题都要严重。”

  徐程为难道:“公爷,请恕小人直言,沈之厚乃陛下跟前的大红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